文 | 丁帆 五百强公司产品经理,两个女孩的妈妈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记得二十年前我出国留学的时候,父母语重心长的教导:以后到社会上发展,就复杂了。你呢,好好学习最先进的技术,以后就靠本事吃饭吧。 在美国的头十年,这个路线也还算顺遂。只是渐渐的,身边的话题开始不一样了。那个年代还没有谷歌的CEO劈柴,也没有微软的CEO桑提亚,但是印度裔的飞速擢升,已是肉眼可见。 一部分印度工程师的口碑并不好,这些人生产了一批匪夷所思的职场故事。不过无论怎样,印度人能言善道长于社交,更能撬动人际资源,已是共识。而中国人哪怕是技术骨干,也往往觉得那不算靠本事吃饭,多半选择独善其身。 一代人的迷思 有一年绩效考核,老板的建议发人深省,居然是让我少埋头干活,多抬头看人。并送了我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
这句话在美国也很流行,流行的原因是因为颇具争议。一批人觉得这是常识;另一批人则是从这句话开始顿悟,逐渐认识了我们人类的社会属性;其他一批人,则一直在证明:What you know still matters. 其实换一个说法,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了,这句话不外乎是对社会能力略为夸张的一个概括。 而社会能力(Social Skills),是EQ 2.0一书中提及的情商组成部分,也是众多领导力模型里相当重要的一环。 在不同的领导力模型里,社会能力常常会被细分为: 1、自我认知2、建立信任3、沟通协作4、人际关系等等 我们这代人,在求学阶段经历的教育潮流是,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。没有学习这个“常识”的突然做了父母,也往往惯性的偏重于STEM这类技能。在日常教育中,常有不自觉忽略社会能力的倾向。 那么,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?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的职场人士,所在的公司大概会定期组织各种社交活动,比如团建或者客户大会。 所在的行业内也有各式各样的峰会可以参加,本地也常有各种组织举办线下活动。究其精华,不外是强调社会能力的重要性,同时提供各种社交活动的机会。 对于孩子们来说,培养社会能力的方式也是一样的。 中国“才艺秀”VS美国“社交课” 我家老二在美国上了三年小学,学校每年组织的社交活动大致有两这么类: 其一是才艺秀。类似于国内的六一节目或者三跳运动会,由孩子们自主报名,弹琴唱歌跳舞翻跟头。大多不邀请家长,主要是孩子们自娱自乐。 其二是国际日。祖籍五大洲的孩子们组队布置自己国家的展台,虽说名字是国际日,本质其实是一个饮食文化活动。大人们和孩子们吃的开心,聊的也开心,各得其乐。 类似形式的活动国内也有,我参加过老大小学组织的跳蚤市场和亲子运动会等等。我觉得中国小学的活动趣味性更强一些,也明显更好吃一些。 推荐阅读:叶紫网 (正文已结束) (编辑:喜羊羊) 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