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事嵌入式linux工作也几年了,如果算上大学期间的自学,那么也算是个工程师了。期间写过底层bootloader、内核的驱动和上层应用程序。对于芯片内部的模块也在大学时候用fpga的verilog玩过,所以对于整个嵌入式的框架也算是有点小小的理解,今天我们一起来来谈谈。如有偏差,请各位不吝赐教! 首先还是看下整个框架。 关于bootloader 1、当板子一上电,因为芯片有boot的功能,自动会从flash搬启动代码并执行处理。这里的代码其实就是bootloader的第一个阶段。其实bootloader就是具有boot和loarder的功能。Boot就是搬代码,引导,loarder就是加载各个需要的驱动。 2、bootloader第一个阶段做的事情,具体做了什么可以看下图。 3、 bootloader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汇编的代码,接着的第二阶段基本是c代码。这里主要是初始化了需要的外围设备,比如说网卡驱动,串口驱动等等,然后启动内核。 4、 启动内核可以从网络启动,也可以sd/emmc卡启动。其主要就是把内核的代码给loard进DDR中,然后执行。 Bootloader的内存分布如下: 关于芯片内的IP核(各模块控制器) 对于芯片内的一些IP核,也就是各个模块的控制器了,其实都是通过FPGA来实现的。FPGA就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。比如拿I2C控制器来说吧。I2C主要就是SDA和SCL两根线了,实现的功能就是传输数据了。在IP核的内部可以实现很多的逻辑,比如说当要发送一个设备地址的时候,主要配一下寄存器,该模块的状态机获取这个数据,然后发送了SDA线的数据是从设备的设备地址,那么从设备就会回应一个低电平,这时这个模块的SDA线有了这个低电平,那么就可以知道这个设备地址发送正确了。而我们不需要知道IP核内部是怎么去处理的,只需要配置个数据给一个寄存器,然后该模块就会做相应的处理。当然可以用模拟的方法,所以这就是IP核的作用了,用配寄存器来实现功能,从而隐藏了内部的工作时序,封装的很好。 至于其他的模块也是同一个原理。 关于内核 当bootloader把内核代码loard进了DDR之后,那么就要启动内核了。内核的启动简单的如下所示: 推荐阅读:旗龙网 (正文已结束) (编辑:喜羊羊) 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