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目前,至少有8家竞购者对麦德龙中国业务表达股权收购意向。而这些参与收购的企业,都与麦德龙在不同层面有着契合度。 首先,不同于一般的零售大卖场,麦德龙更多的是仓储式卖场。资料显示,这种卖场将零售与批发存储相结合,卖场使用效率更高,但用户体验较差。同时,麦德龙以2 B为主的会员制经营为特点,更多针对酒店、餐饮、中小零售商和企业食堂等B端客户。这和阿里、腾讯等企业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。 其次,此次参与竞购的永辉一直以来都在深耕生鲜供应链,这也正属于B2B业务。此前也出现过永辉收购麦德龙的消息,但永辉超市曾发布公告称,虽与麦德龙中国有过初步沟通,但并未与其就收购事宜进行实质性商业洽谈,也没有形成任何一致性意见和文件。 永辉超市2018年度业绩报告显示,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05.17亿元,同比增长20.35%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14.80亿元,同比减少18.52%。这是永辉超市自上市以来第二次出现净利润下滑。不过,对于永辉是否会收购麦德龙股份一事,截至发稿前尚未获得永辉官方回复。 除了永辉,被传一同参与收购麦德龙的物美集团也正处于高速扩张之中。市场观点认为,物美收购拥有大量地产的麦德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。2018年4月,有报道称,乐天宣布向物美集团以14.6亿元出售乐天玛特在北京的21家店铺。2018年10月,物美方面对外表示,物美已经接手了邻家70~80家门店,并希望接手其余门店。今年3月,有媒体报道称,华润万家在北京的多家门店由物美接手。 麦德龙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并不显眼,但却有如此众多的竞购者,且估值达到了137亿之多,这是为何?要知道,在中国拥有210家大卖场的家乐福,也仅仅作价48亿元就被苏宁拿下了80%的股权。 原因之一,是麦德龙在B端鲜有敌手。 因为麦德龙的客户主要是单位、中小企业等B端客户,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表示,麦德龙40%销售额来自专业B2B销售。而且,麦德龙B端用户多,粘性高,再加上会员制政策,让麦德龙在B端占据了优势。阿里、腾讯等企业几次三番地求合作,也就是想利用麦德龙在B端的优势,加速布局To B业务。 其次,麦德龙具有供应链和采购能力优势。 虽然受到电商的冲击,业绩有点下滑,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麦德龙怎么说也是一家拥有55年历史的跨国公司,在全球35个国家拥有760多家批发商场及食品配送业务。这就是麦德龙的全球供应链,其采购能力强,运作成本低,能为客户提供低价高质的商品,其中拥有大量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进口商品。而在这方面,国内的零售企业,显然被甩了几条街。 最后,也是麦德龙最大的王牌—地产。 推荐阅读:旗龙网 (正文已结束) (编辑:喜羊羊) 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 |